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要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秋冬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感、麻疹、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在学校这个人群密集的大家庭中,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对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一定的了解。

手足口病

手足口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6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肛门周围等部位的疱疹。

传播渠道:

1.接触病人皮肤。

2.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玩具、餐具、便器、图书、楼梯扶手等物品。

3.患者喉咙分泌物(唾液、飞沫)传播。

4.饮用污染的水。

症状特征:

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肛门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患儿尿黄。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该病发病率高,四季散发,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口腔局部喷涂抗病毒药物辅助治疗缓解口痛症状。病程一般4-6天,预后良好。

流行特征:

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呈散发流行或地区性暴发流行。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无明显地区性差异,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

传染性:

本病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潜伏期为3~5天。疾病初期即可从粪便和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病毒,病程第1周病毒检出阳性率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呼吸道排出病毒一般持续1~3周,粪便持续排出病毒可长达2~3个月,感染后持续排毒也易造成病毒广泛传播。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都是重要的传染源。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临床表现:

发热、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早期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红色皮疹或疱疹。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出疹性疾病。

传播途径:

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主要症状:

发病前1-2天仅有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表现。而后在皮肤出现针尖大小的红色小疹,疹子经1-2天后变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疹,3-4天后干燥、结痂。常可在7-10天内自然痊愈。

特点:

红色皮疹,24小时内形成水疱,剧痒、数日后结痂,脱落,不留痕迹。多见于躯干、四肢。并且可终身免疫。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

3.加强锻炼,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抵抗力。

4.衣、食细节要注意。气候多变,时暖时寒,气候寒冷、干燥,适时增减衣服;合理膳食,易清淡、高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及微量元素的食物。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要多饮水。

5.秋冬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皮疹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即通知班级老师,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注意隔离:

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至少2周时间,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同时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为传播媒介。

扫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bwiw.com/kjschl/160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