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以为是上火 结果查出癌症 ...... 来自顺德的百岁老人李阿婆 已经五世同堂 本来享受着儿孙绕膝的晚年生活 却在四个月前 发现自己上牙龈长了一块“肉” 而且这块“肉”还在慢慢变大 最后连假牙都戴不上去了 家人慢慢发现不对劲 ...... 指导专家:中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王友元副教授 牙龈“长肉”假牙戴不上 误以为只是“上火” 据李阿婆回忆,四个多前她发现自己假牙下面的牙龈长多了一块“肉”,感觉疼痛不适,偶尔还会有出血。 当时李阿婆和家人以为只是“上火”,加上处于新冠疫情期间,医院就诊。 近日,李阿婆感觉这块“肉”在慢慢变大,最后连假牙戴不上去了。才几天的时间,无法好好吃饭的李阿婆便渐见消瘦。 李阿婆的孙媳妇是医护人员,发现这个情况后立马警觉起来,医院口腔科就诊,接诊医生初步诊断为“上牙龈癌”。 然而由于李阿婆年高百岁,身体机能较差,医院感到治疗比较棘手,建医院治疗。 听到是癌症还可能要手术,李阿婆和家人们一时感到忧心忡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右肺也初步诊断为早期肺癌 为了进一步确诊并得到更好的治疗,家人陪同李阿婆慕名来到了中医院就诊。 口腔颌面外科王友元副教授为李阿婆做了详细的专科检查,并询问病史,初步诊断为“上前牙龈癌”,并在门诊为阿婆进行“上前牙龈肿物病理活检术”,同时进行新冠病毒咽拭子检查,为住院提前做好准备。 几天后,病理结果回示“上前牙龈高分化鳞癌”,与门诊的诊断相符合。王友元副教授立即让李阿婆的家人为她办理入院,同时提前联系相关科室快速完成入院后的系列检查,评估李阿婆的心肺功能等情况。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颌面、颈、胸部CT检查提示李阿婆上颌前牙龈癌、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外,右肺也初步诊断为早期肺癌,并经PET-CT检查明确诊断。 “面对李阿婆这种超高龄并且病情复杂的患者,要想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的确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专业的团队必须要克服这种困难。”王友元副教授说道。 为了制定更优的治疗方案,王友元副教授与胸外科陈柏深副教授、心血管内科张海峰副教授,针对李阿婆的病情展开辩证讨论。结合术前检查结果,专家们认为李阿婆虽已达百岁高龄,但心肺功能尚可,可耐受全麻手术。 与家属沟通后,专家团队最终确定先为李阿婆进行“上颌前牙龈癌扩大切除+双侧颈淋巴清扫术”的手术方案,避免牙龈癌和肺癌同期手术带来的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增加、患者创伤过大的风险。 “通过短时间、小创伤、少出血的手术,可以终止牙龈癌的进展,同时帮助老人快速恢复正常的进食,从而保证老人的营养支持,以便接受下一步针对肺癌的治疗。”王友元副教授介绍。 医生为阿婆切除病灶 术后次日即可进食 术前查房时,王友元副教授对团队成员说道:“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最小的代价,让老人家能够重新好好吃饭,才能让她重获生命力。” 7月17日下午4时,李阿婆被缓缓推入手术室,在麻醉科曹德雄副教授的丰富麻醉经验护航下,麻醉过程十分顺利,早已准备好的团队成员立即有条不紊地密切协作开展手术。 仅仅耗时一个多小时,王友元副教授便成功地为李阿婆完成上颌前牙龈癌扩大切除术、补片修复缺损术和双侧颈淋巴清扫术。 王友元副教授(左)正在为患者手术 术中、术后李阿婆的生命体征非常平稳,顺利拔管后安返病房。次日早晨,见到来查房的王友元副教授,正坐在病床上自己吃饭的李阿婆激动地向王友元副教授表达感激之情。 术后第3天,经过各项检查与评估,李阿婆康复良好,在家人的陪伴下顺利出院回家了。 警惕口腔癌! 王友元副教授介绍,以往口腔癌发病高峰集中在40-60岁,现在随着我国人均寿命普遍提高,更加高龄的患者也逐渐增多。 他提醒,对于家中戴有义齿的老人,如果出现牙龈疼痛出血等不适,一定要及时到口腔科就诊,避免因为不良修复义齿对口腔黏膜等组织的长期刺激而导致口腔癌。如果不幸罹患口腔癌,千万不要讳疾忌医,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商务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bwiw.com/kjscby/156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