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s://m-mip.39.net/nk/mipso_5112777.html

牙痛主要诱发因素是龋病,发病率高达40%~70%,现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目前,牙科对牙痛的治疗手段很多,但无论是药物局部治疗、全身用药,还是手术直接清除病灶,大多近期疗效良好,远期效果欠佳,牙痛复发率高,并且治疗方法痛苦,费用昂贵,一般患者尤其是幼年和经济困难的病人难以接受。笔者针对牙痛病多发性、普遍性、易于复发的特点,运用中药理论分齿归经进行治疗,旨在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同时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牙痛多由口腔卫生不良、龋病、细菌感染、物理、化学刺激、创伤等引起的牙髓充血、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齿感觉过敏症以及牙龈炎、牙周炎所致。近年研究表明与厌氧杆菌、产黑素类杆菌感染、免疫因素关系密切。笔者自年6月~年8月运用分齿归经法治疗牙痛病人例,疗效较好。

根据病情、口腔检查进行诊断思考,如:

①牙体被至蚀,出现龋洞,成为龋齿。

②牙龈红肿疼痛、溢脓者,为牙痈。

③真牙尽牙处齿龈红肿疼痛,开口困难,溃后溢脓者,为牙咬痈。

④牙槽骨痛,久则腐溃不愈,或穿腮、排出腐骨者,为齿槽风。

⑥龈肉萎缩,牙齿松动,常渗血渗脓者,为牙宣。

⑦牙龈赘生肿物、坚硬。出血、溃烂者,多为牙岩。

  风火热犯齿证表现为牙痛,牙龈红肿,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或有发热恶寒,口渴,舌红,苔白干,脉浮数。治则宜疏风清热固齿。薄荷连翘方加减。胃火所致牙痛剧烈,牙龈红肿,口渴咽干,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洪数。治宜清胃泻热。清胃散加银花、黄芩、板蓝根。体内有火毒则牙痛,头痛,牙龈红肿,患处有浓血渗出,腮肿连颊。

口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脉洪数。治疗要清热解毒。玉女煎加减。虚火牙痛隐隐,牙根浮动,齿龈微红。微肿,午后痛甚,五心烦热,小便短黄,舌质红嫩,苔少而干,脉细数,滋阴润齿、降火止痛。知柏地黄丸加减。气虚所致牙齿微痛,龈肉萎缩、不红肿或虽肿不红,牙齿浮动,咬物无力,少气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胖嫩,脉弱。益气固齿。补中益气汤加熟地、丹皮、白芍。

1、阳明气血俱盛型牙痛

  经云:阳明多气多血。气盛血热,最易引起牙痛,其症牙痛龈肿,烦热而渴,舌质红,苔薄黄,左脉细数,右脉滑大,加味清胃散主之。

加味清胃散:全当归12g,生地黄30g.,牡丹皮15g,黄连6g,升麻6g,生石膏30g.,酒大黄10g,枳实15g。

加减:上门牙痛,加黄连、麦冬;下门牙痛,加知母、黄柏;上左痛,加羌活、龙胆草;下左痛,加柴胡、栀子;上右痛,加大黄、枳壳;下右痛,加黄芩、桔梗。合谷穴临床应用集锦

  2、阳明胃肠湿热型牙痛

齿痛骤发,阳明热盛,三焦俱实,便闭溲黄,口苦烦渴,六脉滑数,苔黄厚,加味四黄汤主。

加味四黄汤:酒大黄10g,黄连10g,黄芩10g,生黄柏10g,生石膏30g,生枳实15g,生甘草10g。

  3、阳明实热,兼太阳风热型牙痛

素体阳明热盛,太阳复感风热,内外邪热交羁不解,牙痛,目痛,头痛,热多寒少,便闭溲赤。需表里同治,加味凉膈散主之。

加味凉膈散:酒大黄10g,玄明粉10g,栀子10g,黄芩15g,连翘15g,薄荷叶10g,杭菊花12g,生石膏60g,白芷12g,细辛3g,生甘草10g。

  4、阳明瘀热型牙痛

齿痛日久,血气互结,或平时牙缝出血紫黑,或发寒热,或入夜神乱,脉沉涩,舌质紫暗,或挟瘀点。治宜泻热逐瘀,桃仁承气汤加童便主之。

桃仁承气汤加童便:炒桃仁12g,酒大黄12g,玄明粉6g,川桂枝6g,生甘草3g,童便60g,热服。

朱丹溪曰:“童便降火最速”。此品能活血化瘀引上热下达,与桃仁承气汤相伍后,既能逐瘀热自大便而下,又能引上热自小便而出,自有相得益彰之妙也。血热特盛者,加生地黄、牡丹皮、牛膝,减桂枝。

  5、血热受风型牙痛

齿痛阵阵,难忍难当,遇辛热之味即作,心烦口渴,舌质鲜红,脉紧数者,生地红花汤主之;脉弦而有力者,石膏生地汤主之。

生地红花汤:生地黄60g,红花10g,防风12g,苍耳子12g,细辛6g,甘草6g。

石膏生地汤:生石膏60g,生地黄18g,牡丹皮18g,醋青皮15g,荆芥穗12g,甘草10g。

  6、湿热蕴蒸型牙痛

齿痛缠绵,痛时唾涎不止,苔黄腻,溲黄赤,脉滑数,加味薏仁汤主之,痛连咽喉者加味甘桔汤主之。

加味薏仁汤:薏苡仁30g,赤小豆30g,防己10g,黄连10g,生黄柏10g,黄芩10g,栀子10g,滑石30g,生甘草5g。

加味甘桔汤:生甘草6g,桔梗片12g,生地黄15g,玄参15g,山豆根15g,射干片12g,薄荷叶6g,醋大黄10g,阳茵陈15g,蒲公英15g,炒牛蒡子12g。

  7、肝胆风火型牙痛

齿痛牵引颜面,掣痛难忍,口苦烦躁,舌红苔黄,脉弦数,枯草汤主之。

枯草汤:夏枯30g,醋香附30g,龙胆草10g,防风10g,炒川芎30g,白芷12g,决明子15g,酒大黄10g,细辛6g,生甘草6g。

  8、阴虚胃热型牙痛

齿痛昼轻夜重,脉左细右大,属肾阴不足,阳明火旺,玉女煎主之。熟地石膏细辛汤亦主之。

玉女煎:熟地黄30g,怀牛膝15g,麦冬15g,知母12g,生石膏30g。

熟地石膏细辛汤:熟地黄60g,生石膏30g,细辛3g。

  9、阴虚肝火型牙痛

  齿痛昼轻夜重,黎明更甚,口苦,舌红生苔,脉弦细而数属肾阴不足,肝胆火旺,熟地细辛龙胆汤主之。

熟地细辛龙胆汤:熟地黄30g,细辛6g,龙胆草12g。

  10、真阴不足型牙痛

磨牙痛,痛而不甚,不红不肿,或红而不肿,上下牙咬之即轻,舌红少苔,脉细数,两地汤主之。

两地汤:生地黄g,熟地黄g。

此吾先师之方也,捷效,平素胃纳不佳者可加砂仁6~9g。

  11、阴阳两虚型牙痛

齿痛多见于老年,齿根松浮,牙龈不红不肿,或兼耳鸣耳聋,腰痛腿酸,头目眩晕,脉细弱无力,此乃肾中阴阳俱虚,阴不敛阳,虚火上浮所致,地黄饮子加骨碎补主之。

地黄饮子加骨碎补:熟地黄30g,山茱萸15g,巴戟天10g,肉苁蓉10g,制附子3g,肉桂3g,麦冬12g,石斛10g,五味子10g,炒远志10g,石菖蒲6g,白茯苓10g,薄荷叶6g,骨碎补15g。

  12、真阳不足型牙痛

老年牙痛,齿冷怕寒,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大便溏薄,舌质淡白,脉沉迟无力。此乃肾中真阳不足,齿失温煦,复受寒邪所致,阳和汤加细辛主之。

阳和汤加细辛:熟地黄30g,鹿角胶10g,白芥子6g,肉桂1.5g,麻黄3g,桂枝2g,干姜1.5g,细辛6g,炙甘草1.5g。

此方首见于《奇难杂症古方选》用之辄效,特录于此。

  

  针灸对症处理:

  1.体针疗法:常用穴有合谷、下关、颊车、风池、太阳、内庭、太溪、行间、大冲、牙痛穴(位于掌面第3、4掌骨距掌横纹1寸处)。

2.耳针疗法:常用穴有牙痛点、拔牙麻醉点、神门、皮质下等,捻转后留针15~30分钟,如需持续止痛可作耳针埋线,或用王不留行籽贴敷。

3.指压疗法:前三齿上牙痛取迎香、人中;下牙痛取承浆;后五齿上牙痛取下关、颧突凹下处;下牙痛取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中点、颊车、大迎。以指切压,用力由轻逐渐加重,施压15~20分钟。5.穴位注射疗法:用0.5%~1%盐酸普鲁卡因溶液注入合谷或患侧下关,0.5~lm1/穴.

推拿按摩取下关,颊车、合谷、二间、涌泉。用推、拿、揉、按手法。

分齿归经法辩证治疗牙痛

姚大鹏,一九六零年生,号诗坛一怪,四川大学成人教肓药学专业毕业,现高级中医师,高级中药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针灸师,中诗论坛新诗研究版编辑,中国流派网诗歌论坛原创版编辑,全球生态诗刊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bwiw.com/kjsczl/171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