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一本书中写道:“你无法创造出超越苹果公司的产品,因为游戏规则是他们定下的。”

/

十年前的6月29日,苹果公司第一代iPhone手机正式发售。从那一天起,我们对手机的印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把iPhone的发明者、苹果前任CEO史蒂夫·乔布斯比作牛顿——他们都因为“苹果”改变了世界。

昨天,锤子科技CEO罗永浩在腾讯问答分享这十年看待iPhone的心态,原文如下:

十年前,第一代iPhone开卖时,我在用WindowsCE手机。我可能属于中国较早使用智能手机的那一批用户。因为我72年出生,长时间使用过的功能机只有四款,这在我的同龄人里是很少见的,从我的第五个手机开始,我用的全是智能手机。长时间用过的是WindowsCE,短暂地使用过Palm手机和塞班手机。

iPhone刚出来我就换了,当时冯唐在美国出差,他也喜欢这些新的数码产品,他从美国买了好几个iPhone回来,他自己用也给我和我老婆带了。他从美国飞到北京机场落地,直接到中关村,送到我们家门口,我拿了那个手机以后,直接跑到中关村里认识的做电脑生意的水货商那儿,去做破解,那个时候中国大陆还没法使用iPhone。

因为之前一直是iPod和Mac的用户,对苹果的产品和乔布斯领导的产品团队有根深蒂固的信任,iPhone发布会我们在网上都看了,他演示的那些功能让我们都兴奋不已,是这些原因让我们把手机换成了iPhone。其实早期的iPhone问题非常多,联系人有问题,短信不能转发、不能群发,那时候也没有3G,所以除了在家里用WIFI,出去也没什么大用,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对它非常痴迷,一直用到了自己做手机。

从iPhone第一代到iPhone5S,它都是我的主力机,5S以后,我们自己的产品就出来了,从iPhone6开始,就完全不用了,只是在产品部门当成一个友商的产品来研究,大概是这样。

我还记得当年我用iPhone的时候,身边那些同龄的中产阶级的朋友几乎全都在用塞班手机,并且他们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抢先使用iPhone这件事还充满嘲笑,然而这些人今天都是在用着iPhone对身边那些用其他品牌新手机做尝试的用户感到不解。

当时我们因为特别喜欢,还买了一大堆iPhone,送给自己身边那些朋友。走到今天,身边那些愿意尝试新产品,并且在这些产品上获得了巨大满足的朋友,也买了很多锤子科技的手机送给他们的朋友,这个常常让我感到百感交集,感觉历史总是在重复。

年6月29日,初代iphone在美国上市发售的时候,在大洋彼岸十几亿人的脑海里,NOKIA仍然是无可争议的王者。在初代iPhone发布之前,人们印象中的手机都是这样的↓

满满都是键盘

屏幕再大也得有键盘

据说当时中国市场上最有人气的手机,是NOKIA的E71,这款智能手机比以往的手机更宽,有着黑莓风格的密密麻麻的物理键盘。

在iPhone诞生之前,大多数手机和实体按键密不可分,即使是可以触屏的手机通常也需要一块键盘或几个功能方向键。原因很简单,电阻式触摸屏体验并不好。

颠覆者却在暗处酝酿着。

年,苹果公司共卖出了史无前例的万台iPod,是年的5倍,到了年,这一数字再次被刷新到万台。在iPod的推动下,苹果公司收入不断新高,年全年收入达到亿美金,比年增长了将近40%,年的销量则更创新高。

同样是在年,摩托罗拉发布一款名为RokrE1的“音乐手机”。这款手机很像一个棒棒糖,在功能方面,它整合了iTunes商店的音乐。用户可以在iTunes商店购买音乐,然后下载到手机。但由于容量限制,该手机只能存储首歌,无法满足用户对于音乐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款手机在设计体验上极不友好,传输歌曲、切换歌曲的速度都非常慢,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iPod的成功与音乐手机的出现,促使苹果公司重新审视下一个战略产品。

早在年,苹果内部就已开始针对iPod进行一系列改良研发,例如多点触控技术。当时大多数的触控设备只能一点触控,而且很多设备对笔或手指的支持度不统一(有的灵敏、有的迟缓)。苹果工程师邓肯·克尔展示了全新的多点触控技术:只需要三个手指就能完成绝大多数的操作,还能进行屏幕旋转和图片缩放……

这项技术后来被应用到初代iPhone里,成为初代iPhone最大的卖点——它让人们发现手机可以没有实体键盘,粗硕的手指也可以精准操作手机屏幕。

为了不把所有赌注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在iPhone的设计方案里,乔布斯并未一开始就直接采用触屏方案,而是启动了两个不同的方案:整个iPhone产品的研发代号为“Purple(紫色)”,用字母P作为简称,其中基于iPodNano的设计代号为P1,基于全新多点触控设备为基础的设计代号为P2。

几个月后,P1小组的原型机出来了。这款“手机”将iPodNano上切换歌曲的触控轮改造成手机的拨号键——几乎和老式的电话一样,通过滚动通讯录来拨打电话。和iPodNano类似,手机屏幕很小,比不上当时诺基亚的手机屏幕尺寸。

乔布斯最终放弃了P1,转而全面支持P2的研发,并授权P2团队可以调取公司内部的一切资源,强调iPhone研发必须保密。

于是,P2团队包下整整一层楼,并安装身份识别装置以及摄像头。这层楼的入口处挂着一个牌子——搏击俱乐部。这个名字的梗在于,有部名叫《搏击俱乐部》的电影,影片里每个成员遵守的首要规定就是不能和别人谈论俱乐部的事情。换句话说,苹果公司希望这些员工不要对楼层以外的人谈起他们正在研发的项目。

iPhone的保密工作做到了什么程度?据金融时报报道,费因斯是从事多点触控硬件研发团队的一员,他说,他第一次看到这种硬件带来的“捏拉缩放”等软件功能,是乔布斯在iPhone发布会上展示的时候。而那些为iPhone提供硬件的厂商是在初代iPhone发布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产品被组装到一部手机里。

近年来,iPhone的保密工作越来越差。尤其是在新产品发布前夕,各种谍照、爆料满天飞。庞大的供应链规模让苹果的保密工作尤为困难。每一次召开发布会之前都有各类小道消息传出,而且准确率非常高。另外,随着微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bwiw.com/kjschl/179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