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天津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89.html

最近的天气变化实在是让家长抓脑壳。看嘛,生病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儿科医生也快累成dog!

到底是啥子“怪兽”那么可怕?

手足口,走一个!

本期邀请各位家长和小编一起学习

手足口病发病特征、传播途径、护理方法、预防建议和育苗提示方面,一起来寻找“打怪兽”的方法。

了解详情手足口基础知识什么是手足口?

手足口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好发于五岁以下,尤其三岁以下的婴幼儿。

手足口病下半年的高发期为9~11月,传染性极强,极易在托幼机构传播。

表现为手、足、口腔、臀部、膝部等部位的疱疹,半数可伴热,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肿水、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种,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组4、5、7、9、10、16型和B组2、5、13型,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人群对手足口普遍易感,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医生提示

经常孩子病初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随着病情发展又被诊断为“手足口病”,这时往往有家长质疑是否误诊。其实这两个疾病似孪生兄弟,因为有一种病毒是导致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那就是柯萨奇病毒。也有部分手足口病病初先有口腔疱疹,随后再出现手足少量皮疹所以病初诊断疱疹性咽峡炎并不奇怪

主要发病特征

手足口病潜伏期2~10天,一般为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

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并出现丘疹或疱疹,好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

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

口腔粘膜丘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

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平或凹的斑丘疹或疱疹。

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

主要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极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部分患者因接触隐性感染者患病,不能确定感染源

感觉传染性极强

你晓得不?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有传染性。

传染性极强!极强!不得豁你!护理方法简单实用

手足口病目前无特效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

预防措施

很重要

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也提醒各位家长,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及时进行隔离,以免疫情进一步扩大化。

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居室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轻症患病儿童必须居家隔离。

接种手足口疫苗。

关于疫苗那些事儿

手足口病疫苗已经上市,它的大名其实是肠道病毒7型(EV71)灭活疫苗。

之所以这对这种病毒研制疫苗,是因为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80%的重症病例和93%的死亡病例的罪魁祸首就是它。

这种“手足口疫苗”只能预防EV71的感染,不能够预防其他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

该疫苗适用于6月龄至5岁EV71病毒易感者。

关于,内容比较多,重点小编已经清晰地归纳了:

“普通手足口病”只需对症护理,在家隔离;

“重症手足口病”立马就医,不可马虎。

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和小编一起提高警惕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bwiw.com/kjsczl/150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