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48小时之限”的规定激起了众多医学、法律界人士的不平。“48小时之限”会引发“家属拼命埋活人,单位拼命救死人”的荒诞现象。北京市起码发生过几十例类似事件,立法的不完善,会导致伦理悲剧的发生…… 晕倒在手术室一月余后,医院麻醉科医师昌克勤于12月2日离世。不过,按照现行的工伤条例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方可视同工伤。 文/温薷来源:新京报; 医生手术室晕倒 10月24日下午,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昌克勤在手术室里晕倒。据悉,42岁的昌克勤当时在为一名结肠癌肝转移病人动手术,晕倒时已无呼吸,CT检查显示脑干出血30毫升。 昌克勤晕医院,行脑室穿刺治疗后转入重症抢救室,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上月24日,也就是入院一个月时,昌克勤出现病情恶化,12月2医院去世,享年42岁。 医院证实了昌克勤去世的消息。昌克勤同事介绍,昌克勤已在医院工作了20年,他家里还有一个上初三的孩子。 医院院方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昌医生的善后事宜还在进行中。“医院会尽力将他的后事料理好,让他的家人安心。” 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恪尽职守 备注:此小段落素材选自《法制晚报》,文/张群琛、耿学清、周超 3日下午的医院麻醉科办公室内,所有医生依旧是一身手术室的行头,“我们上班就这样,随时准备手术”。 院方和同事都证实了昌克勤去世的消息。一名麻醉科医生先是叹了一口气,随后说:“他是个恪尽职守的人。” 据这位医生介绍,麻醉科医生们的主要责任就是给不同的患者配麻醉药,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决定麻醉药成分的搭配。而在手术开始后,要一直待在手术室内观察患者情况。 他回忆,昌医生对于工作非常认真,经常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有的时候在交接班时来了手术,经常是主动加班去配药。 业内人士呼吁“应算工伤” 据昌克勤的同事证实,和许多医务工作者一样,作为麻醉师的昌克勤很敬业,承受着相当大的工作强度。“他病倒之前一段时间,工作压力非常大。” 微博上不少医务工作者在呼吁,昌克勤的情况应被认定为“工伤”。不过按照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职工视同工伤的情况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而昌克勤从在岗位上晕倒到去世,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因死亡距发病超过48小时,不能算工伤。孩子还上中学,父母在老家农村。工伤标准是什么专家定的?大家转起来呼吁尽快修改吧。”昨天,微博认证为“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的张海澄发微博表示。 该微博发出几小时便被转发多次,很多转发者的认证都是医务工作者或法律界人士。不少网友评论称“太没道理”、“无语”。 网友“烧伤超人阿宝”对此直言:“以后上班在兜里揣个声明:我还有老婆孩子,如果我不幸倒下,抢救时间请不要超过48小时。”更多的网友在评论中贴出了蜡烛和心碎的表情,还有不少医生互相勉励要多保重。 工伤“48小时之限”存伦理争议 年,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公布了《北京市工伤认定》办法。其中对于工伤条例第15条,也就是工伤认定“48小时之限”规定的适用作了更加细化的说明。 其中显示,“突发疾病”应考虑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然发病,且情况紧急,在工作岗位上死亡或者从工医院抢救并在48小时内死亡的情形。“48小时之内”是指从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的时间(包括在急救车中的急救记录)到职工死亡时间不超过48小时。 事实上,针对工伤认定“48小时之限”,近年来在业界一直存在极大争议,甚至有意见称触碰了伦理底线。 据报道,年,山东济宁一男子在单位加班时,突发脑溢血身亡。医院抢救超过48小时,因此不能视同工伤。同年,山东一建筑工人工作期间突发脑溢血,抢医院用呼吸机维持其生命,称“一定要坚持住48小时”。这两起案例均触发了网民及法律界的北京最好白癜风治疗医院北京白癜风哪里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