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您好:

我以前牙疼得要命,但始终不知道到底是牙齿疼还是牙龈疼,又或者是哪儿疼。我还发现,牙医也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去确定到底是哪儿疼,真是怪了,手疼就是手疼,脚疼就是脚疼,可偏偏为什么就是这个牙疼无法定位呢?

牙疼其实可以来自牙齿自身、牙龈或是其它被感染的牙齿,明确患牙位置有利于牙医采取正确的治疗,但牙疼有时候的确是很难定位的。

“由内而外”的疼痛

我们知道,牙神经深藏于牙齿内部,对外界刺激非常的敏感。但好在有一层厚厚的牙釉质包裹在牙齿的外面,从而阻隔了外界的刺激,可惜的是在牙齿蛀掉之后,这层保护屏障也就被破坏了了,外界的刺激直接作用于牙神经,导致喝水的时候、吃冰棒的时候,会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

细菌亡我之心不死,又怎会不对牙神经下手呢?

最终牙神经也会被感染,感染之后当然要报警啦,但是牙神经比较特殊,它发出的疼痛信号,经过“长途跋涉”传给我们的大脑后,具体的疼痛位置已经变的有些迷离了,你会觉得,哎好像是这颗牙疼,哎等一下,又好像是那颗牙疼,最后就演变成一边捂着脸,一边对牙医说我牙疼。哪颗牙疼呀?不知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牙神经逐渐死亡,疼痛亦逐渐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病就这样好了——而是急性炎症转为了慢性。

细菌接下来会从牙根尖部的小孔出来,蔓延至牙根周围,造成骨头的破坏。有的时候,感染会直接由牙根周围向上扩散,造成牙周疾病,表现为牙龈处的脓包或是深的牙周袋(牙齿和牙龈之间分离后形成的空间,称为牙周袋。正常情况下是没有的)。

如果牙龈起了一个脓包,那么你才大概可以确定到底是哪颗牙出了问题,另外大脑对牙周组织疼痛的定位也精准很多。

“由外而内”的疼痛

那什么是“由外而内”的疼痛呢?

相信聪明的你应该已经猜到了,就是先发生牙龈的感染,然后逐渐蔓延至整个牙周组织,最终导致牙神经发生病变。

一般来说,牙菌斑是牙龈发炎的罪魁祸首,并进一步使得牙龈与牙齿表面发生分离,形成所谓的牙周袋。

通常,细菌也就止步于此了,但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感染可以进一步向下发展,最终通过牙根尖部的小孔,逆行感染牙神经,此时你会觉得牙龈、牙齿、甚至整张脸都在疼。

我想,你应该已经开始明白为什么有时牙痛的确诊是那么的困难了吧?

因为疾病的起因可以很复杂。而且如有必要,牙医会将复杂的病例转交给更专业的牙髓病学专家(根管系统方面的专家)或牙周病学专家(牙周支持组织方面的专家),或是让两方专家一起,来明确牙齿的“根”本问题。

专家们会详细询问发病以来疼痛症状的变化,测试牙神经活力,并评估牙片,从而明确诊断。

何时看牙最佳呢?

越早越好!

因为无论是“由内而外”还是“由外而内”,它们都已经属于牙疼的晚期了,疗效已经打折扣了。

你明白了吗?其实,牙疼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样那么容易明确病因,并做出成功的治疗。

↓↓↓







































WEAIR宝贝反复呼吸道感染家长应
山药薏米粥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bwiw.com/kjsczl/22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