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有些人总是用手捂着半边脸,嘴里不停的抽着凉气,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安稳,花椒也咬了,冰块也敷了,可就是止不住要命的牙痛;其实,如果真的无法缓解,我们不妨可以试试中医的方法,有效也说不定呢,您说呢? 祖国医学认为,“牙齿痛者,是牙齿相引痛,牙齿是骨之所终,髓之所养。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若髓气不足,阳明脉虚,不能荣于齿,为风冷所伤,故疼痛也。”而犬齿属肾,臼齿属脾胃。如果肾虚肝郁,水不涵木,就会导致虚火妄动,再加上脾胃的浊湿上犯就会出现牙痛。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医是如何针对牙痛进行辩证分型并且治疗的。 1、寒闭型牙痛 这个症状为寒入少阴经,少阴属肾,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此类牙痛绵绵不休,痛引头部,得温痛减。往往表现为面青无神、齿龈不肿、脉象多沉或沉紧、舌多淡润或滑润,偶尔可见到畏寒。 临床治疗多采用温经散寒的方法来止痛。 材料:附片、麻绒、细辛、防风、炒骨碎补、生姜等。 用法:将上药煎熬,去渣服用即可。 功效:方中附片温少阳之经脉,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麻绒、细辛助阳散寒,能起到防风祛风止痛的作用、骨碎补具有温肾助阳的功效;生姜走而不守,新闻散寒。 此方具有温经散寒、宣畅气机,可起到“通则不痛”的功效。对于阴邪上犯所致的牙痛有很好的疗效。 2、肝肾阴亏型牙痛 这种牙痛发作时多半是时而加重,时而缓解,夜间比较明显,牙龈无红肿之象、但患者容易出现心烦、潮热、盗汗或小便短赤、舌质红、少苔、脉细。 治疗应以养阴清热祛风为主。 材料:骨碎补、生地、薄荷、细辛、蝉蜕、天麻、粉丹皮、焦黄柏、桑叶、乳香、秦艽、露蜂房、甘草等。 用法:将上述药材煎熬,去渣取汁服用即可。 功效:方中骨碎补益肾行血,固精髓,镇牙痛;生地、丹皮凉血养血;露蜂房祛风;细辛散寒止痛;乳香梳利散寒,活血止痛;蝉蜕、桑叶、薄荷、秦艽祛风热;黄柏滋水泻火;天麻熄风镇痛。 寒温并用,达到育阴清热而止痛。此方不仅用于阴虚有热之牙痛,并可用于阴虚所致三叉神经痛,效果甚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bwiw.com/kjscby/173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