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下午,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了最新的登革热指数。

未来一个月(8月6日-9月9日),深圳市登革热指数为III级,这意味着深圳正处于登革热流行期,大家要做好防护。

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蚊媒传播的法定乙类传染病,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的高峰期多发生在气温高、雨量多的季节。

1

哪些人易感染登革热?有什么症状?

登革热通常由蚊虫叮咬而引起。

人群

在15岁以下人群中感染很常见,现在几乎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都会被感染。宝宝感染登革风险较大,另外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肝硬化等基础疾病者、老人、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及孕妇也容易感染登革病毒,这些人群即使只出现轻微症状,也建议立即就医。

症状

登革热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发热,潜伏期一般为3~14天,感染登革热后,患者多数以突发高热为首发症状,一两天内体温可升高至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可伴有恶心、呕吐、乏力以及严重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等。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严重登革热的另一个症状是牙龈出血。牙龈出血是一种迹象,表示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已经降到危险水平,需要立即就医。低血压是因为血小板的数量迅速下降所引起的,这是严重登革热的另一个症状,需要立即治疗,否则会有危险。▲患者在发病前1日至发病后5日具有传染性,个别人可持续1周。

2

生活中该如何预防登革热?

目前临床尚没有针对登革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的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有数据表示,及早发现和适宜的医护可将病死率降至1%以下。

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防控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最主要的措施就是防蚊灭蚊、切断传染源。伊蚊的繁殖需要积水,所以消灭孳生地,清除天台楼顶或瓶瓶罐罐等的积水至关重要,对饮用水容器勤洗刷,加盖防蚊。定期开展灭蚊,有效切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在日出后和日落前约半小时到2个小时左右开展灭蚊效果最好,可选择高效低毒如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进行喷洒杀灭成蚊。

生活中的小建议

避免在树荫、草丛等地逗留,避免伊蚊高峰时段出行。

对家庭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首选去超市买瓶84消毒液,1份原液加上份水就可以进行卫生间、厨房地面、墙面的喷洒和擦拭消毒。

穿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将驱蚊剂喷在头、手臂、腿部等裸露部位,一般每2~4小时需要补喷一次。

▲前往疫区旅游的游客是感染登革热的高危人群,尤其是有到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或工作的人员,应做足预防措施,若出现发热等相关症状,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有出境史。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bwiw.com/kjschl/150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