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宋杰

上海报道

上海黄浦区核心地段某豪宅小区房源年进行了两轮法拍。这类稀缺房源在法拍市场从来不乏买家。

年3月该房源流入法拍市场,在1万多人围观下,一拍经过52轮出价最终被竞买者A某以低于市场多万的价格拍得,成功“捡漏”。

没想到,这套房11月又被拍了一次。这次的竞拍比前一次成交价格整整低了万元。

据成交页面显示,原来是因为第一次竞买人不具备购房资格,导致悔拍。

那么A某之前交的万元保证金会怎样?据法院公告要求,由于11月23日的最终成交价格比前一次低了万,A某不仅要补齐万元差价,还要被没收万元保证金。

这就是想通过法拍房变相炒房付出的代价。

据了解,各地将法拍房纳入限购时间不同,深圳是在4年,北京是年,上海在年1月底,杭州和成都则是在年3月才将法拍房纳入限购范围。

对于那些当地还没有出台限购政策的法院,即使所拍卖的房产所在地有限购政策,拍卖公告中也往往没有明确要求竞买人在竞买时,必须具有房产所在地的购房资格,从而导致竞买人竞买成功后,执行法院和房产所在地不动产登记机关,就“能不能给竞买人办理登记手续”在理解上出现偏差。

在此背景下,今年1月1日起,《关于人民法院司法拍卖房产竞买人资格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个系统性的司法拍卖房政策,不仅与全国各地出台的限购政策遥相呼应,还从司法层面上对“法拍房”的规范操作进行较为详尽的规定,不仅能有效打击投机者,稳定房地产交易市场,也能有效解决地方法院在处理涉及“法拍房”竞拍者的资格适用标准不一的问题,同样在对于响应中央“房住不炒”的政策理念具有重大的司法意义。

限购漏洞补上法拍房市场与二手房保持一致

法拍房即经法院司法拍卖的房产,具体是指案件在进入强制执行阶段之后,法院经过司法拍卖的方式对需要变价处理的房产进行处置。

法拍房起拍价通常为市场价的7折,如果一拍流拍还可以酌情降低起拍价,再加上法拍有一定的信息差,综合各种因素法拍房到手价一般是二手房的8.5-9折。

上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卢文曦介绍,以往没有购房资格的人想突破限购政策有两种途径:

第一,就是买法拍房,到法拍房不受房产所在地限购政策影响的地区,购买法拍房。

第二,虽然说当地法院在拍卖公告中要求竞买人要有房产所在地的购房资格,但是外地法院拍卖时,在拍卖公告中没有要求竞买人必须具有房产所在地的购房资格,只要法院能出具执行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就可以轻易地绕开当地的限购政策。

“这次最高人民法院用司法解释的方式,一次性堵住了这些漏洞。明确竞买人竞买时到人民法院出具成交裁定书前这段时间,必须持续具备房产所在地的购房资格。并且还特别强调了,人民法院必须审核竞买人这一段时间的购房资格,没有购房资格,就不予出具成交裁定书。此外,进一步明确了法拍房流拍后以房抵债的,或进入到房产变卖流程的,房产承受人也必须具备房产所在地的购房资格。”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周争锋律师说。

据蓝鲸法拍统计,年上海二手房成交突破约30万套,法拍房成交约套,占比约千分之五。年1月底,上海将法拍房纳入限购范围。年1月1日至12月26日,上海共成交约法拍房(住宅),低于年的成交量。

京东上海首家资产拍卖服务商蓝鲸法拍创始人王胜蓝认为,由于上海对法拍房早就施行了限购政策,近期高院的政策对上海市场来说影响有限。

王胜蓝回顾道,今年1月底上海将法拍房纳入限购以后,购买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1月以前中标客户绝大多数都是非沪籍,或者没有购房资格,大家愿意去为了这个购房资格支付很高的溢价,但1月21日后,上海法拍房纳入限购,只有具备购房资格的人才能买,法拍房价格一下就打了9折,再加上税费买卖双方各付,就又有5%-8%的差价。

就高院新政影响,王胜蓝分析认为,一种是对买家,这肯定是有利的。“看上海就知道了,新政后,买房人数没有明显的下降,从套均10个,降到套均9个(编者注:平均1套10个人降到9个人拍);但是大家的预期价格下降很多,价格从溢价10%,到9折成交。”

“但对另一部分人群,大家可能不会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bwiw.com/kjsczz/19820.html

------分隔线----------------------------